top of page
book009

​當代攝影書十二講

當代攝影書(Photobook)作為⼀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,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、設計師的協助,建⽴⼀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,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⼀個完整的美學經驗,邀請觀者(讀者)在「時間、空間、身體」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,遂使攝影書與繪畫、雕塑、戲劇以及電影⼀樣成為獨⽴⾃主(autonome)的藝術創作格式︔⽽此概念與源⾃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(Artists’ books)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,規劃了不同創作「類型」與「國別」代表共⼗⼆講,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。

合作策劃

logo002

第⼀講:類型|變更(Altered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 「Holy Bible」, Adam Broomberg & Oliver Chanarin, 2013(AMC Books、MACK)

② 「Party. 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Tse-Tung」, Cristina de Middel, 2014(RM Verlag、AMC Books)

 

從「類型」的角度介紹、分析「變更」(Altered)這個概念下的應用與表現,進而提出每個人手邊所及,可以發揮的聯想與操作,讓你也可以進到Photobook的世界。

book001

第三講:類型|中介(In Between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Museum Bhavan」, Dayanita Singh, 2017(Steidl)

②「Double Game」, Sophie Calle, 2013(Violette Editions)

 

中介(In Between)是一個複雜的概念,它有一點矛盾,又有一點難以名狀,但其實中介是在調和,甚至折衷兩個對立的對象之間的關係。但與此同時,又保留兩個對象它本身具有的特質。

book003

第五講:類型|檔案(Archival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UFO Presences」, Javier Arcenillas, 2018(RM)

②「Negative Publicity: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」, Edmund Clark & Crofton Black, 2015(Aperture)

 

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,或者是歸納、歸檔的重要物件,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,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,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,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,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。

 

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,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「Photo-Text Book」的名稱。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、封底及內頁模造紙、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,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(coated paper),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。

book005

第七講:類型|編輯(Editorial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Satoshi Machiguchi」, 町口覺, 2015(1000 BUNKO)

② 「War Primer 2」, Adam Broomberg & Oliver Chanarin, 2018(MACK)

 

「編輯(editorial)」概念在書籍中,是普遍認知和相關技術。此集介紹「編輯」如何轉向至一種創作實踐的姿態(gesture);在圖像世界如此繁多過剩的當下,編輯的概念如何在其中發揮新的思想實驗、抑或挖掘出新的藝術形式與內容。而此創作類型通稱為「編輯者成為藝術家/策展人(Editor as artist or curator)」。

 

此兩件作品「編輯」手法以「書中書」,將不同年代的「出版物/書籍」進行跨時空的交叉回應。不同的是,前者是運用多本不同東西脈絡的攝影書;後者則針對單一文本(相同語言文字)索引不同時空脈絡的「拾得影像」。

 

無論是編輯者作為藝術家/策展人的姿態在此彰顯,還是藝術家作為編輯者/策展人 ,此處的「編輯」不再是攝影書中所謂傳統意義上的編輯,而是成為能夠引導讀者進入一場全新的「觀看方式」的引領者。

book007

第九講:類型|虛構(Fiction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DoDo」, Adam Broomberg & Oliver Chanarin, 2014(RM)

② 「Another Water」, Roni Horn, 2000 / 2011(Steidl)

 

半虛構作品是以真實事件為基礎的虛構作品,介於虛構與非虛構之間。比如將一個人的生平或一段故事重新改寫,並加入作者個人經驗、感官和感覺意念,將創作轉化成一件複合敘事,這類作品構築出獨特世界觀及人事物,增加讀者閱覽時的多層次感受。

book009

第十一講:類型|劇場(Theater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《Dreamers》, Shirin Neshat , 2018(Ivorypress)

② 《A Play of Selves》, Cindy Sherman: , 2007(Hatje Cantz)

 

日本知名設計師杉浦康平在《造型的誕生》裡曾闡述,「書籍是資訊的建築」也是一個「掌上的劇場」。他認為紙張不僅是二次元,更是立體的三次元物質,將一張紙持續不斷對摺,就形成了書籍的厚度,在這個厚度中便潛藏著翻閱的身體性。

 

書籍的劇場結構可從「時間」和「空間」邏輯來拆解,時間方面,無論是平裝書還是經摺裝,我們透過動態翻閱使得時間的連續性得以成立,並透過影像或文字的編排產生戲劇性的變化;而空間方面,一本書即是整個宇宙的事件,蘊含著每個瞬間的重疊,每翻開一頁便是一幕畫面。

 

透過攝影的影像捕捉,將創作者個人投射為角色扮演的媒介,再以書籍的劇場性結構,進行敘事上的分鏡與剪輯,最終使得攝影書成為一個邀請觀眾/讀者共同參與感受的「腳本」。

book011

第二講:國別|法國(France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 「Voir la mer」, Sophie Calle, 2013(Actes Sud)

② 「Scratch」, Christian Boltanski, 2002(Buchhandlung Walther König、ZKM)

 

透過相同的裝幀設計,傳達發自個人內心到談論納粹暴行的不同主題,以書本的翻閱或刮取邀請讀者產生身體互動,進行攝影書(photobook)的案內觀展與思考。

book002

第四講:國別|英國(United Kingdom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 「Coexistence」, Stephen Gill, 2012(Nobody Books)

② 「a shimmer of possibility」, Paul Graham, 2007(MACK)

 

英國是攝影書的發源地,本集簡略說明攝影書的起源、轉變,同時提出兩本風格迥異的攝影書,探討創作光譜兩端的內容如何展演在書本的載體裡。

book004

第六講:國別|美國(USA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PhotoGrids」, Sol LeWitt, 1977(Harris Press)

②「Then & Now」, Ed Ruscha, 2005(Steidl)

 

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,這裡的創作者、研究者、策展人、出版者、機構經營者,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,並讓世人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。而此集介紹的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,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。

 

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,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;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,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,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,攝影書創作者索爾.勒維特(Sol LeWitt)說:「書籍自身即是作品,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。」

book006

第八講:國別|日本(Japan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①「」,深瀨昌久,1986 / 2017(MACK)

② 「地圖」,川⽥喜久治,1965 / 2014(Akio Nagasawa)

 

日本是亞洲最早發展攝影書論述及市場的國家,除了有許多創作豐沛的攝影家及設計師,更有深厚的攝影史研究者、評論者人才,大量攝影雜誌及攝影書出版社、自出版的普及,讓日本攝影書的多樣性發行得以實踐,在攝影家與設計師的激盪下,打破記錄影像的平面性與時間切片,拉展出一種以書本為載體的劇場空間與連續性追憶,造就日本在攝影書世界難以撼動的地位。

book008

第十講:國別|中國(China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《蜜蜂&可承受的》,陳哲,2016(假雜誌)

《顏姐》,唐景鋒,2019(假雜誌)

 

中國近幾年成立不少重要的攝影書出版社,順應著攝影書展及國際攝影節的蓬勃,讓許多攝影創作者進入手作書的領域。由於這些手作書相對具有手感及特殊裝幀剪裁,成本較其他傳統攝影書的製作來得高,背後支持的出版社便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

 

雖然台灣沒有這般多方的利多環境,但專門的攝影書出版社也慢慢萌芽,加上台灣在國際市場的流通自由和能見度,亦為國內攝影書的製作與發展增加養分。

book010

第十二講:國別|台灣(Taiwan)

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:

《鍊》,,張乾琦,2002(Trolley Ltd)

《第一人稱》》,夏宇,2016(夏宇)

 

用前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攝影部主任約翰.薩科夫斯基(John Szarkowski)的說法,他在1976年策劃了一檔展覽,將攝影形容成「鏡與窗」,「鏡」是反射內在,作品具有強烈自我意識;「窗」則是向外看,被攝物佔據作品主導地位,相對客觀並與紀實攝影手法相關。大部分的攝影作品大多落在這兩個端點之間,而今天介紹的兩本書則是落在這兩個端點,也藉此呈現了台灣當代攝影書的多元性及光譜。

book012
bottom of page